夫妻二人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是根据住房公积金账户内存储余额的倍数、贷款最高限额和贷款比例三个条件计算出来的。所以如果知道了公积金账户的余额、贷款的最高限额以及贷款的比例,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夫妻二人公积金的贷款额度。所以夫妻二人公积金的贷款额度还是比较容易计算的。
夫妻二人公积金贷款额度的具体计算方式
夫妻两人公积金贷款的额度在这四个里面选出最小值就是可以贷到的额度:
1、以还贷能力计算:贷款额度=[(夫妻两人的月工资总额+夫妻两人所在单位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还贷能力系数40%-夫妻两人的现有贷款月应还贷额]×12(月)×贷款年限。月工资总额=公积金月缴额/(单位缴存比例+个人缴存比例);
2.以房屋价格计算:贷款额度=房屋价格×贷款比例。所购买的房屋面积超过平方米,贷款额度最高是所购房款的70%;面积在90平米以下,贷款额度最高是所购房款的80%。
3.按照贷款最高额度计算:使用自己和配偶的住房公积金申请贷款的,贷款最高限额为70万元。
4.以公积金账户余额计算:公积金贷款额度=借款人及参贷人公积金账户余额×20。
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计算方式,比如说夫妻一个人的贷款额度是40万,另一个人贷款额度是50万,那么两个人的贷款额度就有可能是100多万。因为夫妻二人公积金贷款额度并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经过一些严密的计算而计算出来的额度,不过如果你不懂这种计算方式,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贷款额度来进行大致的计算。所以夫妻两个人在进行公积金贷款之前,可以这样大致的计算一下两个人一共能够贷多少钱,这样就知道还需要从亲朋好友借多少钱。
所以夫妻用公积金贷款是比较好的,能够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并且还能够买房,毕竟拥有公积金的人工作是很稳定的,收入也是比较不错的。
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是怎么计算的呢?
1.公积金贷款对公积金账户余额是有要求的,账户余额是计算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要素之一。根据账户余额计算公积金贷款额度的公式为:贷款职工月计缴公积金额÷贷款职工公积金缴存比例×还贷能力系数(目前为0.45)×12×实际可贷年限。
2.贷款人要保证公积金账户内至少要有6个月以上的缴存余额,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拓展资料公积金贷款流程 1、测算贷款额度和期限如果购房者想要通过公积金贷款,那么购房者首先就应该去和开发商或者是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清楚公积金办理的相关事宜,并且可以测算一下自己可以贷款的额度以及贷款的期限。 2、提出贷款申请在购房者确定自己可以办理公积金贷款之后,购房者就可以向可以承办公积金贷款的银行提出贷款的申请,并提供贷款所需要的资料的复印件,并携带原件以备查验。 3、签约当购房者的公积金贷款申请审核通过之后,那么购房者就需要去公积金办事大厅签订借款借款合同等。 4、办理手续在购房者把贷款的合同签订好了之后,购房者就可以办理购房交易和抵押登记手续。 5、银行放款等到购房者把以上的流程全部都操作完成之后,那么贷款承办银行就会按《借款合同》约定向申请人放款,资金直接划拨至开发商指定账户。个人公积金可贷额度计算 1、个人可贷额度按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均余额15倍计算职工个人可贷额度按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均余额的一定倍数计算确定,计算公式为:职工个人可贷额度=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均余额x倍数(杭州市主城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的倍数目前按15倍确定)。 2、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均余额是指职工申请贷款时近12个月(不含申请贷款当月)的住房公积金账户月末余额(不含近12个月的一次性补缴)的平均数(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确定)。注:职工个人可贷额度计算结果四舍五入,精确到千位,低于15万元的,按15万元确定,高于50万元的,按50万元确定。
公积金贷款额度是多少,公积金贷款额度怎么计算的
公积金的贷款额度各地计算方式均有不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计算方式。
按照缴纳后的公积金账户余额进行倍数计算,一般常见有20倍,12倍等,各地法规不同,例如武汉为20倍,如果公积金账户余额为3万元,则最高可申请额度60万元。
根据房屋所有人的综合贷款能力进行贷款额度的计算,计算公式为[(借款人全部月收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40%-借款人现有贷款月供]×贷款期限,各地算法略有差异,具体以所在地实际公布算法为准。
部分地区按照房价比例计算可贷款额度,例如总房价的70%或者60%等。
住房公积金可贷款额度=(借款人和配偶及其参与计算贷款额度人员计算住房公积金月工资基数之的)×35%×12个月×贷款年限(最高年限为十五年)。月供额=贷款额*((1+利率)的期数次方-1)/((1+利率)的期数次方*利率)。
公式比较复杂,这里的“期数次方”是要贷款的月数的次方,比如说贷款10年的就是120次方,贷款的余额是按原来当期时的贷款利率来计算的,若当年进行了调整,供款的额度调整是在第二年的1月才按最新利率标准执行。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的,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核实,并出具提取证明。
职工应当持提取证明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准提取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支付手续。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公积金的贷款额度各地计算方式均有不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计算方式。
按照缴纳后的公积金账户余额进行倍数计算,一般常见有20倍,12倍等,各地法规不同,例如武汉为20倍,如果公积金账户余额为3万元,则最高可申请额度60万元。
根据房屋所有人的综合贷款能力进行贷款额度的计算,计算公式为[(借款人全部月收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40%-借款人现有贷款月供]×贷款期限,各地算法略有差异,具体以所在地实际公布算法为准。
部分地区按照房价比例计算可贷款额度,例如总房价的70%或者60%等。
住房公积金可贷款额度=(借款人和配偶及其参与计算贷款额度人员计算住房公积金月工资基数之的)×35%×12个月×贷款年限(最高年限为十五年)。月供额=贷款额*((1+利率)的期数次方-1)/((1+利率)的期数次方*利率)。
公式比较复杂,这里的“期数次方”是要贷款的月数的次方,比如说贷款10年的就是120次方,贷款的余额是按原来当期时的贷款利率来计算的,若当年进行了调整,供款的额度调整是在第二年的1月才按最新利率标准执行。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的,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核实,并出具提取证明。
职工应当持提取证明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准提取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支付手续。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输入面积,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住房公积金一般都用来买房,但是大家在买房之前,是否对于住房公积金的信息有所了解。其实住房公积对于买房也是有限制的,并不是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就能够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那么,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怎么算呢?公积金买房的流程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n \r\n\r\n一、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怎么算\r\n \r\n\r\n1、根据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计算的最高可贷款额度,计算公式为:(公积金账户余额+公积金月缴存额×2×至法定退休月数)×2。\r\n \r\n \r\n\r\n2、根据贷款最高限额计算的可贷款度,一个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是五十万,两人或是两人以上购买同一住房申请贷款的,最高额度为八十万。\r\n \r\n \r\n\r\n3、按照贷款比例计算的可贷额度,对于购买首套住房并且建筑面积在九十平一下,或是按照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能够低于百分之二十。对于购买首套住房并且建筑面积在九十平以上的家庭,首付款不能够低于百分之三十。\r\n \r\n \r\n\r\n二、公积金买房流程\r\n \r\n\r\n1、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和受托银行签订委托贷款协议。\r\n \r\n\r\n2、借款人向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受托银行根据需要代为手机借款人的申请资料,然后统一交给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进行审核。\r\n \r\n \r\n\r\n3、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审批同意之后,和受托银行签订委托贷款合同。并和借款人签订合同后,办理借款手续。\r\n \r\n\r\n4、受托银行把贷款直接划入购房者在受托银行所开立的指定账户中。\r\n \r\n \r\n\r\n编辑总结:关于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怎么算呢?公积金买房的流程是怎样的呢?相信大家看完文章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上面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建议,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我们。
【法律分析】:按照还贷能力计算的贷款额度的计算公式为:[(借款人月工资总额+借款人所在单位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还贷能力系数-借款人现有贷款月应还款总额]×贷款期限(月)。
【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